2016-08-13 17:25:44
用智能手機取代卡片機,日本數碼相機企業哀鴻遍野;
近場識別、智能授權等技術日趨成熟,便攜設備異軍突起使無紙化真正成為可能——雖未普及,腳步聲已近。
先進國似乎希望新興國永遠淪為推銷自己舊技術的第二戰場,卻沒有看到BRICs為首的新興國市場追求新技術的強烈願望。日本企業並不缺少創新,缺少的是壯士斷臂的決心。因為既得利益的份額太重,太沉重。
被譽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3D打印機似乎被過早寄予瞭過高的厚望,但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新技術的不斷應用以及世界制造平均水平的提高,已經抹平瞭日本制造與世界制造之間的溝壑。
在追逐新技術的潮流下,又有誰願意為看不見的品質距離放棄看得見的技術差異呢?日本品質依然先進,卻已沒有明顯的優勢。就像是蘋果,依然優秀,依然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業界的領軍者,卻已風光不再。“不創新、毋寧死”,日本企業與蘋果一樣,其實都是在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希望他們都會迎來置之死地而後的新生。
很多革新與革命一樣,似乎在一夜間到來,但卻在多年前已經給出瞭預言。這一意義上,才是末日;這一意義上,更是新的希望。正是在這種末日的絕望與新的希望交替之下,我們,不斷前行。
寫完最後一句,天剛剛亮——黎明已經沖破漫長的黑夜破曉到來。
點評:比未知更可怕的是預知,作者把生死末日的沉重化作輕談,舉重若輕,人生雖有困局,卻總有出口。
附:一個溫馨的小故事——他不認為我們可以做到這一點
科德爾的兩個女兒和三個兒子一直要爸爸給一隻小狗。科德爾答應瞭,條件是:在Facebook上得到100萬個“贊” (表示支持的意思)。他的女兒們和三個兄弟舉著一塊牌子,然後上傳瞭照片。牌子上寫著:“你好世界 - 我們要的是小狗!我們的爸爸說,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如果我們得到百萬個贊——他不認為我們可以做到這一點!”
科德爾太太說,女孩晚上8點左右上床睡覺。到瞭午夜,已經有10,000個贊,不到24小時,他們得到瞭120萬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