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8:03:11
文/人人6分
一隻青蛙坐在井裡,一隻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
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飛來呀?”
小鳥回答說:“我從遠處飛來。我在天空中飛瞭一百多裡,口渴瞭,下來找點水喝。”
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瞭!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瞭,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青蛙笑瞭,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裡,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瞭,說:“朋友,你是弄錯瞭。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這是小學課本《坐井觀天》裡的故事。課本後還附有思考題: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會說些什麼?小時候的我忘記瞭是怎樣續寫這個故事,那麼,長大後的我來續寫這篇文章:
於是,青蛙跳出瞭井。眼前的世界讓它驚呆瞭:廣闊的草地,茂盛綿延的森林,螞蚱、蟋蟀、蝴蝶……天是那麼藍,那麼大,根本就看不到盡頭,井裡的那片天空再也找不著瞭!
青蛙沉默瞭。
小鳥說:“這下,你相信我瞭吧,天空大得很哪!”
青蛙沒有說話,它看著天,發呆:原來天是這樣的!我原來是這麼的渺小。
於是,青蛙開始瞭井外的生活。但很快,它發現井外的生活是那麼的困難,蚊蟲雖然很多,但到處飛,到處跳,它根本就找不到吃的。最後,餓扁肚子的青蛙決定還是回到自己的井裡。
它跳回井裡開始井裡的生活,依舊如前的衣食無憂,但是它卻不再同之前那樣開心瞭。它知道外面還有一個很大很大的世界,雖然現在井上方的那片天空還是那麼藍,那麼幹凈與美麗。
吃飽喝足後的青蛙又跳出瞭井,想要去看更大的天,而每當感到餓瞭的時候,它又跳回井。於此反復,跳回去,跳出來,再跳回去……它終於厭倦瞭這種日子:它想一直在井裡生活,又控制不住跳出去看世界的欲望,它想一直在井外生活,又找不到食物和快樂。
最後,青蛙自殺瞭!
小鳥聽說後反悔地說:“都怪自己。如果不讓青蛙知道還有外面的世界,那麼它一輩子快樂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即使看不到外邊的世界,又有什麼關系呢?!”
故事續寫完瞭。很抱歉,這個結局很悲劇,如果這故事讓小學生看到瞭,他們會是怎麼樣的心情。但是,這的確是我想到最合理的情節。
看到一個網友說他害怕質疑,害怕思考,他怕思維被打亂不再有顆堅定純結的心。他的話讓我想到瞭這個《坐井觀天》的故事,促使我寫成瞭這篇文章。他多像坐井觀天的青蛙,內心告訴他還有另一個思想,還有另一種見解,如果你繼續思考下去,就能發現另一片天,或許這片天會推翻你之前的世界。那麼,你還要繼續下去嗎?
我這樣回復他:有人說過,知道的越多,你會越害怕……
是的,小王子知道瞭地球上竟然有那麼多的玫瑰,自己星球的玫瑰不再是獨一無二的,他很難過。亞當和夏娃偷吃瞭禁果,知道瞭文明和羞恥,就要被上帝趕出樂園。是否當初少一份好奇會更好些?
之前看過一篇報道說是世界上幸福感最強烈的地方是某個過著原始生活的村莊,那裡物質匱乏,每個村民卻友愛善良,幸福美滿。這一點都不奇怪,文明和金錢從來不是幸福的砝碼,有時候,知道多瞭,反而是一種負擔,你卻不能選擇卸下。試想,如果這個村有人出瞭一趟遠門,看到瞭外面的世界:有酒有肉,有美女帥哥,有電腦和豪車,有太多太多從未見過的東西,他卻得不到,就算讓他得到瞭他會幸福嗎?先前的世界一下被砸出一個窟窿,他的欲望被無限放大,再多東西都填不滿他幸福的量杯。
許多從農村裡走出來的孩子,來到大城市,就像看到瞭外面世界的青蛙,是再也不想回去瞭,甚至比青蛙更甚,就是餓死也不會回去。他們自己都說不清呆在城市究竟有什麼好處:節衣縮食,落魄的工作生活。他們如果回到傢鄉,卻可以安居樂業,盡管日子平淡,但遠好過城市裡像狗一樣的生活。但是你要問他:為什麼不回去呢,偏要在那裡吃苦。他們會一臉嚴肅和無奈地說:出來瞭就回不去瞭。
為什麼就回不去瞭呢?不過是不甘心罷瞭。
《楚門的世界》裡“上帝”勸告楚門外面的世界很危險,為什麼不乖乖地呆在裡面呢?楚門當然不甘心生活在騙局當中供人玩樂消遣,毅然走向外面的世界。
許多觀眾為楚門的決定而感動,認為他是勇敢的。而我認為他僅是對外面好奇罷瞭。如果楚門知道瞭盡管我身在局裡,但依舊選擇回去快樂地生活,那麼我認為他才是勇敢的。有話句說:真正的勇士是知道瞭現實的殘忍和偽善,卻依舊接受生活。不是誰都有這樣的勇氣去繼續表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