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要三氣周瑜?原來諸葛亮三氣周瑜是《三國演義》小說中“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戰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孫夫人孔明二氣周公瑾”,和“第五十五回曹操大宴銅雀臺孔明三氣周公瑾”的故事。那麼,諸葛亮三氣周瑜是哪三氣?歷史上是否真有諸葛亮三氣周瑜的事情呢?現在,請跟小編一起看看諸葛亮三期周瑜的真相吧。
諸葛亮與周瑜其人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傢、軍事傢、散文傢、書法傢、發明傢。諸葛亮的一生可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來形容,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廬江舒縣人。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諸葛亮三氣周瑜是哪三氣?
“諸葛亮三氣周瑜”是《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橋段,酣暢淋漓,淋漓盡致地表現瞭前者的足智多謀和後者的胸懷狹窄。現在,咱暫且先來看看在羅貫中筆下孔明先生是怎樣故意欺負公瑾同志的:
一氣周瑜——周瑜和諸葛亮約定,如果周瑜奪取曹仁據守的南郡失敗,劉備再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奪取時失利受傷,於是便將計就計,打敗瞭曹兵,但是諸葛亮卻乘機奪取瞭南郡等地,既沒有違約,又奪取瞭地盤。真是一舉兩得!
二氣周瑜——劉備的夫人死後,孫權按照周瑜的計策假裝把自己的妹妹孫仁許配給劉備,想把劉備騙到東吳再將其殺害。誰知吳國太(孫權的母親)看中瞭劉備,不僅不許孫權殺他,還真要把女兒許配給他。周瑜便想讓劉備長期與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隔開,並且用聲色迷惑劉備,使之喪失爭奪天下的雄心,但是又失敗瞭。諸葛亮隨後使計讓劉備安然回到瞭荊州,並且讓周瑜中瞭埋伏,還叫士兵高唱“周郎妙計安天下,賠瞭夫人又折兵”嘲諷周瑜,讓周瑜氣得吐血。
三氣周瑜——劉備向東吳借取荊襄九郡,圖謀發展壯大自己,然而東吳怕養虎為患致使劉備強大後對自己構成威脅,三番五次要求其歸還荊州,劉備和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後必還荊州為由拒絕東吳的要求,卻又遲遲不攻取,此舉令周瑜氣急敗壞,遂想出瞭名為過道荊州幫助劉備攻取西川實則攻取荊州之際,不想卻被諸葛亮識破,使得吳軍被圍,周瑜氣急又加之舊傷復發,最終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感嘆而不治身亡。
歷史上是否真有諸葛亮三氣周瑜的事情?
諸葛亮三氣周瑜隻是《三國演義》裡的一個故事,這是作者虛構的,為瞭美化諸葛亮而故意貶低周瑜,正史上並無此事,並且周瑜氣量也非常寬宏,與《三國演義》描寫的完全不同。而且,諸葛亮三氣周瑜是描寫三國歷史上的南郡之戰。
相關推薦:
盤點:三國歷史上以少勝多戰役有哪些?
“三氣周瑜”的主人公是誰?三氣周瑜講述的是什麼
三國的周瑜是怎麼死的?揭秘周瑜的真正死因
在三國歷史上,南郡之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役,如果要弄一個名次的話,其重要性應該僅次於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夷陵之戰、滅吳之役、滅蜀之役,排在第六位,因為正是這場戰役最終確定瞭曹操、孫權、劉備在荊州的勢力范圍。和演義中不同,南郡之戰主要表現的不是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而是周瑜的文韜武略。為什麼這麼說呢?
南郡之戰之前,曹操派在荊州的具體兵力雖不明確,但從曹仁、樂進、徐晃、文聘、李通、滿寵率領六路大軍參戰來看,曹軍的總兵力應該不下六萬,而周瑜手下隻有二萬多士兵,劉備兵力還不足兩萬,而且還要分出一部分奪取和維護江南四郡,因此孫劉聯軍的總兵力應該遠遠不敵荊州曹軍總兵力。由當時作戰雙方的力量對比來看,周瑜能用一年時間奪取南郡的確是軍事上的極大建樹。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赤壁之戰後,劉備、孫權借機發起多支反攻力量,大都為曹操所敗,比如孫權先後在合肥、濡須戰敗,韓當赴廬江郡接應陳蘭、梅成被臧霸擊敗,關羽的“漢水別動隊”為曹軍所敗,劉備名為斷後實為搶地盤的軍事行動結果也是無功而返,所以可以說赤壁之戰後孫劉兩傢多次針對曹操的反攻中,隻有周瑜是唯一的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