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 18:19:25
長尾 效應的根本就是要強調"個性化","客戶力量"和"小利潤大市場",也就是要賺很少的錢,但是要賺很多人的錢.要將市場細分到很細很小的時候,然後就會發 現這些細小市場的累計會帶來明顯的長尾的效應.以圖書為例:Barnes & Noble 的平均上架書目為13萬種。而Amazon有超過一半的銷售量都來自於在它排行榜上位於13萬名開外的圖書。如果以Amazon的統計數據為依據的話,這 就意味著那些不在一般書店裡出售的圖書要比那些擺在書店書架上的圖書形成的市場更大。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擺脫資源稀缺的限制,潛在的圖書市場將至少是 目前的兩倍大。曾在音樂行業擔任過顧問的風險投資傢Kevin Laws 是這樣總結這一現象的:“最大的財富孕育自最小的銷售。
10. 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幽默作傢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瞭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瞭,決定 隻捐一些零錢。又過瞭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瞭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 還從盤子裡偷瞭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傢庭教育中時常發生。如:當孩子不用心而沒考好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復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 煩最後反感討厭。被“逼急”瞭,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衡,受到重復批評時,他心裡會嘀咕:“怎麼老這樣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復歸平靜,反抗心理 就高亢起來。 可見,傢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隻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復,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 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