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8 11:00:32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已塵埃落定,唐納德·約翰·特朗普成為新任美國總統。現在搜索“特朗普”會出現兩個主題內容:美國總統大選和自戀。關於自戀的話題,網上有這樣一條,特朗普不是最自戀的美國總統。
美國總統都很自戀嗎?
據佈萊恩特大學心理學傢羅納德•J•德盧加的研究,美國總統似乎比大多數普通民眾更自戀。他利用NPI對自喬治•華盛頓以來包括羅納德•裡根在內的每一位總統的傳記信息,進行打分。不出所料,自我意識強的總統,比不那麼強硬的總統得分高,前者如理查德•尼克松和羅納德•裡根,後者如吉米•卡特和傑拉德•福特。不過幾乎所有總統的得分都足以使其被稱為“自戀者”。
很有意思吧?下面我們以特朗普和尼克松為例,看看自戀型人格的基本特點。
外向型自戀者
你可能經常聽說這一類人,他們大聲喧嘩,愛慕虛榮,容易識別。他們炫耀金錢與財產,每時每刻都力圖成為關註焦點,在辦公室裡一心往上爬。毫無疑問,你遇見得是外向型自戀者。
他是一個富人,還曾做過電視臺主持人並因此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擁有屬於自己的星星,比肩眾多好萊塢巨星。
他沒有從政經歷,但卻在美國總統競選中擊敗政治精英希拉裡·克林頓。
他滿嘴跑火車,被指屢次出口下流話,而今卻要登上國傢領導的寶座。
他就是唐納德·約翰·特朗普。
對於很多人來說,特朗普似乎是去年突然冒出來競選總統的,民主黨和媒體都嘲笑他缺乏經驗並且政見幼稚。不過很多人不瞭解,特朗普打入住白宮的算盤其實很早就有瞭。
特朗普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除瞭地產大亨的身份之外,可能就是他滿嘴跑火車。中國網民戲稱他“川普”。
川普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就是棕櫚灘(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東南部)的王者” 。他說他父親弗雷德川普最偉大的成就,就是養瞭他這個聲名遠揚的兒子。據稱,特朗普會把自己的名字附在他所接觸的一切東西上。
而他的自戀性格充分體現在他參加美國總統競選時的行為表現上。
在共和黨候選人的辯論中,他滔滔不絕,不停向對手開炮。他說另一名候選人卡麗·菲奧麗娜因為長得難看而不會獲得選民支持,他說福克斯新聞的記者梅根·凱利之所以提出尖銳問題,是因為她來瞭月經。與福克斯鬧翻之後,他拒絕參加福克斯的共和黨候選人辯論,他說:“我不參加,看有多少人看。”
川普是典型的外向型自戀者,自以為是、目空一切。他自詡不凡,隨時炮轟一切阻礙他的人和事。
在宣佈參選總統前,川普有錢(地產大亨)有名(電視明星)、美女環繞,絕對是網絡紅人。
而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勝利,使川普成為世界的焦點。
他在競選中說,他要實現美國復興。
到這,我們不禁開始好奇,川普究竟會造就一個什麼樣的美國?
共享型自戀者
共享型自戀者最近才得到研究者確認,他們並不在意自己是否脫穎而出,成為最優秀的作傢、最有成就的舞者、最遭人誤解或忽略的天才,而是覺得自己是個良師益友,善於理解人,有同理心。他們自豪地宣稱自己多麼有慈善心,花在自己身上的錢多麼少。他們在聚會上把你堵在角落,興奮地低聲描述自己對隔壁悲痛的鄰居多麼體貼:“這就是我啊,一個天生的傾聽者!”他們相信自己比其他人更好,自詡為饋贈者而非索取者。他們樂於認同的描述包括“在我認識的人裡我最樂於助人”和“我一定會因為自己做過的好事而善名遠揚”。
美國第37任總統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他因兩件事為人熟知:一件是“乒乓外交”,與中國建交,另一件事是“水門事件”,被迫辭職。尼克松的朋友、他的演講稿撰寫人賀錢森(Bruce Herschensohn)發表主題演講時說:“他將世界視為由200個國傢和200名領導人組成的團體,他研究過這些領導人中的每一位,瞭解他們中的大多數,這是一種我從未見過有人能與之匹敵的才能。”尼克松曾告訴訪問者,要辨識一個領導人,“就要看他是否能夠輕輕推動歷史巨輪”。
尼克松出生於美國小鎮,他常常自比為霍雷肖·阿爾傑(Horatio Alger)筆下的人物,總是在逆境中力爭上遊。他提及年輕時的質樸價值觀:鞠躬盡瘁、節儉自持、孝順、莊重、端正。他總愛與老百姓閑話傢常。他希望自己能更像聖人般的母親,但實際上他更像父親,說話大聲嚷嚷。這或許也反映出他性格的矛盾之處。尼克松的錄音帶暴露瞭他的性格矛盾,前一刻還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美國應該扮演的世界角色,下一秒會痛斥其或真實或子虛烏有的政敵。他渴望成就偉業,自1970年起,他不斷勉勵自己“要成為這個國傢,這個世界真正的第一等人”。他在一次競選中將道格拉斯女士說成是共產黨的同路人,對此,他曾對記者坦承“年輕氣盛”而後來又對媒體言辭激烈地否認。(引自《當尼克松遇上毛澤東——改變世界的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