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3 11:00:27
現代人總是過著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生活。
就說這霧霾來的時候,宛若仙境,也狀若地獄。反正現在人的生活打拼,基本可以總結為,拼瞭命的往前奔命,努力著竭盡全力,沒誰會承認自己不夠付出,卻一定會在結果來臨的時候說,這是什麼鬼玩意兒,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大致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是知道現在擁有的不是你想要的。
趙安安是我的朋友,大學畢業還共事過一段時間,是個好強好勝的姑娘。好強的人很多,但確保好勝,不是個性格問題,還是個能力和技巧、堅持的問題。
想來她算一路順暢的,畢業進入公司,成為業務能手,她選定的目標人物,基本都被她超越瞭。公司內的升遷,也比普通人快很多。別人是一步一個臺階,她是三步並作兩步。對自己夠狠,自然對外界也不含糊。你們有你們的規則,我學習規則並靈活運用,我成功瞭我再創造屬於我的規則。
然後嫁人,老公優秀,婚姻事業兩豐收。然後生子,養育,不管是天資如何,足夠重點的學校,錢頂得住,事情也都還好辦,雖然覺得孩子天性該換個成長方式,但這社會的無良沒辦法啊。房子大大,車子好好,生意賺錢,傢庭不錯。但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覺得擰巴。
原先開玩笑說她是“中產階級年齡矯情綜合癥”,但真聊起來發現,這個和是不是中產階級沒什麼大關系。雞湯裡,總是喋喋不休的說,你不能活成你討厭的樣子。然後大傢一股腦的試著不讓自己討厭,尋找合適的對標人物,咱活出個優秀並努力超越。
過去有首歌,大愛之作,裡面有句歌詞,“長大後,我就成瞭你……”。當時我給朋友說,這是我聽到最恐怖的歌詞之一,與“傷心總是難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有一拼,沒少讓朋友們奚落。你有偶像,對你影響至深,最終你成為他那樣的人,多完美的事情,你竟然覺得恐怖。不是齷齪就是心理有疾病。
但你認真想想,你努力不成為你討厭的樣子,然後尋找優秀的目標。然後戮力前行,披荊斬棘的,有那麼一天,自豪的說,我終於沒成為我討厭的樣子,但是,但是,你成功瞭,成功變成瞭別人。偶爾想想,你還不如變成你討厭的樣子,起碼還是你。
比成為別人還讓人恐怖的是,你每一個階段,每一個時期,你的目標人物還不一樣。然後你一次次的努力,你一次次的成為別人,然後被大傢接受和贊揚,然後再換一個目標進發,不同的環境,變幻瞭不同的色彩。稍微拉長瞭看,你活生生把自己活成瞭變色龍。
變色龍的生活,看似與環境很協調,但是有點冷血。其實你周邊這樣的人很多,最簡單的例子,他/她基本沒有幾十年、或長期的朋友,他/她在不停變幻的過程中,最終沒有誰陪著他/她變色。閨蜜不常有,僅剩同學會。閑瞭看似有情調,一個人飲茶品酒,一個人觀景看山,想想該是心慌慌的找丟瞭的自己吧。
人生就是這麼無趣,不努力就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努力就變成瞭變色龍,活成瞭別人的成功。
沒救瞭?還是該怎麼辦?
你不是要活成某一個人,而是要活出你想要的樣子。我們總是習慣的去尋找可以效仿和趕超的目標,不自覺間,你自然改變自己的外表,變成別人的樣子。我們不是要成為誰,努力的目的是成為自己。
你所有的自我成功,都是和你自己的比較,和超越誰無關。你越想擊敗誰,你越想利用他擅長的方面,這樣你的成就感滿滿。當你努力學會別人擅長的,泥沙俱下,你最終也無非是將別人的成功又復刻瞭一遍。從一開始,你就變瞭色。
你的朋友不是你生活的背景,而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沒有可以傾訴的,沒有自己願意傾聽的人,或是這一段時間你的朋友是一些,過一段時間又是一些。除瞭曾經的發小或是同學,掰著指頭都沒幾個朋友。那你變得是夠快和頻繁。
你的傢人不是你成功的鋪墊或是展示,讓他們有他們的人生。我們見過太多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卻努力不讓孩子、妻子/丈夫過他們自己的生活的人。他們覺得,我有這個能力、我這樣的人應該有什麼樣的孩子或傢人。原因其實簡單到,你好不容易變色成的成功,人傢是那樣子,我也要這樣子。
你存在的感覺,有時候來自於屬於你自己的愛好。成功的人都是完美的,你變色成為的人,你一定隻記得他成功的樣子。偶爾培養一些屬於自己的愛好,那才是讓自己活的更屬於自己的辦法。人無癖不真,不是說說就可以的,什麼是屬於自己的,嘗試些愛好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