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92)奉善而行,諸惡莫為。

2016-12-20 11:02:01

生活:

    世界觀是你的想法,人生觀是你的看法,價值觀則是你的做法。想對瞭,看準瞭,做好瞭,人生就沒問題瞭。世界觀,是一個人的智力起點,人的一切行為,都是按照腦子裡的想法來。如果你對世界的認知是錯的,那麼,你就會處處碰壁,事事不順。人生會經歷三次成長:第一次是發現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第二次是發現即使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第三次是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竭盡全力。如果,你想幫助別人,就一定要讓接受幫助的人,體會到這種幫助的價值。當我們需要別人幫助時,要認識到獲得幫助的度,這個度不可低於自己的能力。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說:你自身的權利,需要自己來爭取。我們今天享受到的每一點公平,每一點滴自由,都是無數前人,付諸努力的結果。無論幾點去睡 ,反正一天又過去瞭。無論終點在哪裡,反正一年又要過去瞭。照顧好自己,如果尚有餘力,記得保護美好的東西,不畏不怖不慫不退不磨嘰。人生有兩條路,一條用來惜福,一條用來遺憾。如果你總是風聲鶴唳地看過去,生活隻好讓你四面楚歌。什麼是安全感,說到底是當你覺得自己有能力突破約定俗成的壁壘,面對困難與黑暗,不斷挑戰那些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事,你戰勝過自己的惰性、軟弱、恐懼。在二十多歲的年紀,最可怕的是,你的能力追不上欲望,卻又無能為力。更可怕的是,你舍棄不瞭欲望,卻用尊嚴來彌補這個能力。一個人“最缺”的往往因時因地並不相同,既包括物質方面的東西,也包括精神、健康、品質、能力、知識、修養等看不見的財富。能不能及時發現自己所缺,並進行有效填補,或許是檢驗一個人自省能力的一種參照。多從自己的身份與角色出發,多觀照實際,常常考量自己欠缺什麼,缺則補之、少則增之,才能讓自己不斷收獲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成長。

情感:

    為什麼那些“有個性”的姑娘活得比“好女人”更好。因為她們懂得取舍,她們明白這個世界上不會所有人都喜歡自己,那麼,與其努力從眾,不如活出真實的自我,也許不被那些賢惠、傢庭觀念重的人所喜歡,可是卻會吸引其他和她們一樣觀念的人,所以她們從來不必擔心,沒有人喜歡自己。——晚情怎麼才能看出一個男人是不是愛自己?答案其實很簡單,看他是否願意把自己最稀缺最寶貴的東西給你,對於缺乏物質的男人而言,他最缺乏最寶貴的就是金錢,那麼就看他願不願意花錢;而對於有錢男人而言,他最缺乏最寶貴的就是時間和他的身份地位,所以他願意為你花時間,願意給你名分才是證明愛的最佳方式。親愛的姑娘,真正愛你,懂得為你著想,有責任心想和你過一輩子的男人,一定會給你名分,沒有任何借口。決定一個傢庭是否幸福,主要看這一點:這個傢庭到底是有智慧有見識的人在當傢,還是那些無明的人占瞭上風。如果是後者,這個傢庭基本上算是完瞭,絕對天天雞飛狗跳,矛盾叢生。若是你容忍無明之人主導你的生活,決定你的選擇,其實你也是個無明之人。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既不為難別人,也不為難自己,如此,才是三十歲的女人,應有的姿態。真正有才氣的女人,並不需要別人無止境的陪伴,才華就像她的朋友和愛人,她投入其中自得其樂,很少覺得孤獨。才氣和勤奮,猶如靈氣和匠氣,才氣不是肆無忌憚地揮霍,而是小心翼翼地維護,你珍惜它,它也珍惜你。如果我們要有效地傳達彼此的愛,我們必須願意學習我們配偶的主要的愛之語。一旦,我們辨識且學會說你配偶主要的愛的語言,相信你也等於發現長久的、充滿愛的婚姻秘訣。我這輩子最反感的就是兩句話,一句是婚姻久瞭,愛情就會變親情,第二句就是婚姻和誰過,到最後都一樣。但凡婚姻幸福的人都說不出這樣的話,要是和你伴侶無比恩愛,你會告訴他/她說,我們現在隻剩下親情,沒有愛情瞭嗎?好的婚姻既有親情式的踏實平凡,又有愛情裡的相互欣賞和喜愛。至於和誰過都一樣就更不著調瞭。一個自身婚姻不幸福的人,是無法指導你去獲得幸福的婚姻的。幸福的人,能夠和你分享幸福的秘訣,不幸的人,隻能和你分享不幸,因為,沒有享受過婚姻的幸福,如何向你描繪幸福的感覺呢?但不幸的人也分兩種:一種是心懷慈悲,希望別人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還有一種就是到處傳播負能量,希望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樣麻木、不幸。當你愛上一個人時,應該感謝他照亮瞭你的靈魂,感謝這世上有一個人如此牽動你的心,有一個可以愛的人是人生的幸福和棲息地。正確的開始,微小的長進,然後持續,可能幾乎沒有什麼事你做不成的。你想讓自己變強,那就每天做一件讓自己更強(開心)的小事,想想它是什麼?你想讓婚姻變強,那就每天做一件讓配偶更強(開心)的小事,想想它是什麼?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