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7 11:00:38
三、《伍迪艾倫談話錄》
《伍迪·艾倫談話錄》裡,伍迪艾倫說,“我和偉大之間的唯一阻礙就是我自己。”這話讓中國人讀起來,一定是鬥志昂揚的雞湯,略接近“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但伍迪艾倫不這麼想。
書裡充斥著伍迪艾倫對自己懶和偷懶的戲謔,充滿瞭對自己喜愛事物的著迷和對厭惡事物的鄙視。技巧般的誇贊一切人,混亂、溫暖、暖色調、音樂、笑話,貌似屬於這個紐約人的狡黠和聰慧。書中從構思、寫作、選角、拍攝、導演、剪輯、配樂、生涯等部分,將幾十年的談話和場景做瞭整理和展示。
西方談話錄,保持的流暢、邏輯、關聯性等,被作者最好的體現瞭。於是,足夠豐富,也足夠描述清楚伍迪艾倫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作者,什麼樣的導演演員,什麼樣的藝術傢。當一本談話錄,讓你沒有窺私癖的沖動和竊笑,也沒有追求成功者秘訣的欲望,還能興味盎然的閱讀,就該是本好書吧。
我喜歡伍迪艾倫,甚至很多地方與我心有戚戚焉,(有自以為是的嫌疑)。針對人生的意義,他說人生沒有意義,但不妨礙他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努力成就自己,或讓自己更有存在感更快樂。悲觀的樂觀主義者?雖然他是無神論,我倒未必是。
伍迪艾倫堅持自己的風格,捍衛自己的生活,努力去學習和逼著自己創作創造,嘗試自己喜歡的東西,對周遭溫情以待,抓緊一切可能偷懶卻對自己的工作充滿自尊,用最正常的方式與最不正常的方式去創作,在可能的范圍內盡量保有自己,在世俗和自我之間微妙的平衡,充滿幻想卻又精打細算。將自己變成瞭一種藝術,自然創作的作品也會是藝術,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也就成瞭藝術。
你把他當做伍迪艾倫的藝術觀和藝術史看,我估計什麼收獲都不會有,因為太“伍迪艾倫”瞭,你把這本書看做如何創作、如何生活、如何行進自己的人生,那是再好不過的瞭。起碼,他答疑瞭我很多寫作的困惑,知道未來應該做什麼。(點評:所以,老德越來越溫和,越來越同感苦難,體諒人心?!)
2016年還讀瞭很多書,值得推薦的還有《最好的告別》(也是湛廬出版),《國史大綱》(重讀),《工匠精神》等等。亂七八糟,卻也算豐富,
反正你努力為瞭認知自己認知世界,付出的總是值得的,和回報關系不大。讀書也是這個意思,人生反正就是這個意思。
朋友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