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神給我的——關於《王小文與悉達多》

2017-01-18 11:00:26

我不否認“孩子的問題就是父母的問題”。但這個問題隻能這樣延伸:假如孩子有抽動癥,請先治療你自己。

4

中國優秀的兒童作傢有很多。因為孩子喜歡閱讀,所以也讀瞭很多。但遺憾的是,我沒有看到有人替另一類孩子寫過童話,哪怕他們是特別需要童話的人。這一類孩子特別敏感、容易恐懼,因為多動、註意力缺失和抽動從來不被人理解,甚至還要承受父母的責備、同學的嘲笑和老師的誤解。沒有人用文字走進過他們的內心,告訴他們,他們完全有在這個世界上健康成長的權利,他們的癥狀並不可恥。大部分作傢的童話對孩子來說興許有趣(有些在我看來甚至稱不上有趣,還挺恐怖),興許能幫助於成長,卻總稍感不足。畢竟作傢不是心理學傢,他們也許壓根兒就不知道這世界上有抽動癥和孤獨癥之類的癥狀。

所以我決定動手給自己的孩子去寫一部有點特別的童話。真的,現在我無比感謝老天給我寫作的能力。

我將《王小文與悉達多》稱之為心理童話是有原因的,雖然這是我生造的一個詞。我需要通過一種他能接受的方式告訴孩子,我們的情緒、心理活動都不是空穴來風,它們就像一條條繩子,兩端都系著不同但有聯系的東西,比如一端是原生傢庭,另一端是現在的傢庭,比如一端是自己的童年,另一端是自己現在的人際關系。我還想告訴孩子,我們的情緒和心理活動都是能夠被認識被理解甚至於被改變的,我們一生應該花很大的精力去做這些事情,因為它比成績比將來能不能有好工作都要來得重要。最後,我還有些小奢望,就是想告訴孩子,這世界最重要的東西是愛與美,而不是它的規則。

我不知道自己的目的能否達到,即便沒有,待他長大成人後再回望這些文字,一定不會一無所得,因為這是我送給他的最大的禮物——我的心。

5

孩子是神給我的。雖然我以前並不信神,但有一點卻無法改變:假如孩子沒有抽動癥,我無法徹底地審視自己。抽動癥不是病,它是孩子給我們的一個信號,告訴我們缺失瞭什麼。

孩子用自己的苦難完全改造瞭我。之所以能夠改變,是因為我雖無知,卻所幸擁有一份對他的愛。

這份愛最終反過來滋養瞭我。現在該是我回報的時候瞭。

書會很長,我會很慢。


作者簡介:王建平,豆瓣作者,著有《請珍愛這樣的自己》、《眾生之死》等作品,長篇心理童話《王小文與悉達多》正在連載當中。個人微博:http://weibo.com/wasu/


點評:真的非常感動,這是何等的心靈,何等的力量,何等的愛?命運這種事兒,真不是你認瞭,就安生瞭。你越是認命,越是退縮,命運就越是不放過你。隻有不認命,命運才認你!命運這東西,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正如腳下的路,走出去,就是你的人生。不敢走而縮回來,就是你的命運。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