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2017-01-26 11:00:15

所以也不可能你找到瞭一件事情你就能徹底的改變,你的生活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瞭。你想改變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這隻可能來來自你自己的方方面面徹底的改變。

“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並沒有那麼大的魔力。

那麼你渴望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這對於你而言這意味著什麼你知道嗎?

這很可能意味著,這是你對你自己發出的一個信號。

因為你自己常年被壓制,你永遠都是在被社會和他人的要求與對你的期待牽著走,你過去所有的生命經驗中你都是“被選擇”,你所有的生活都是你被動參與的,而不是你的主動創造。

並且你還在日復一日的追求這些別人、環境、和社會洗腦給你的金錢,好工作,一個良好的社會形象,買車,買房等這些對於你的“真我”而言無聊透頂的東西。

你的內心一直在試圖提醒你: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

但是呢,你卻從來沒敢從這你已經習慣瞭的生活中逃離出來。

你害怕別人看不起你,你害怕自己一旦去追尋你的內心瞭你就會流落街頭,你害怕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去看你,你害怕你會失去現在你所擁有的一切,你害怕你的父母會阻止你並對你生氣,你害怕你的生活失去控制。

你可能在想,一邊做著一份不喜歡但是能養活自己的工作一邊慢慢尋找自己喜歡做的事,先攢著錢等錢賺夠瞭就去嘗試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為瞭不讓父母傷心現尋找一個折中的辦法。

NO

NO

NO

這些是不可能的。

你會發現你在做著你不喜歡的工作時,那些無聊的瑣碎會吞沒你令你根本沒有時間去探索自己,你的錢會永遠攢不夠,或者錢攢夠瞭你也不敢去邁出那一步,折中的辦法並沒有用,你還是處於被父母的掌控之中。

令你活的不自在的根本不是這些外在生活對你的壓迫,而是你的這種恐懼。

這種恐懼一直在壓迫著你,令你始終無法釋放你內在的自我。

你騙不瞭你自己。

即便你的錢攢夠瞭,也出去探索你,但你還是會找不到答案。

因為恐懼還一直存在。

你害怕失去由那個“外在的你”所建築的一切,而不敢釋放內在的你。但這本來就是不存在任何折中的辦法的。

因為外在的你和內在的你本身就是不兼容的,如果二者兼容度高的話你也不會想著去尋找你真正想做的事情瞭。

電影《搏擊俱樂部》中有一句臺詞:“self-improvement is not the answer,maybe self-destruction is the answer。

意即:自我成長就和手淫一樣,隻是自我安慰而已。隻有全部毀掉才能重新開始。

你要明白,你現在所有的思維模式都是由於外在的環境和他人給你塑造的。

所以你在探索世界,看待問題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的以那種功利性的思維去衡量。

因此如果你還是“環境塑造的外在你”,無論你怎樣嘗試和尋找,你都不可能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

就像你喜歡一個精神世界能和你相通的男人,但由於經濟原因嫁給瞭一個多金的男人,最後你一定會忍不住和這個男人離婚。

“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你偏偏不喜歡。”

對於你而言,好還是不好,有前途還是沒前途,能賺錢還是不能賺錢,這些對於你而言根本絲毫都不重要。

你自己喜歡還是不喜歡,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怎樣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

也許比起抱著從外界尋找到一件事情的念頭來,你靜下心來逐漸「成為你自己」會更重要一些。

重要的不在於你所做的事情是不是你所喜歡的,最根本的是在於你自己的心態,你內在的態度。

當你感覺你不是在做自己的時候,即便你做著一件你以往很喜歡的事情你還是會很煩躁不安,你無法安然的享受生活中的一切;

當你在做你自己的時候,也就無所謂什麼事情是你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瞭。

因為一切都是你自己主動地選擇,艱難,容易,偉大,渺小,這些都不重要。

我再重復一遍,重要的在於你自己內在的態度,你是否在遵從自我的內心在生活。

那麼我們要如何逐漸的「成為自己」呢?

通常來講,有兩個步驟:

「修通阻礙」,與「自由探索」。

這兩個步驟往往是同時進行的。這意味著你要開始修改和調整你的生活,將那些所有阻礙你做自己的東西都清除掉。

我們可以假設在你的精神層面存在著兩個你,一個是你的「真我」,一個是你的「社會我」。(當然事實上這種假設是不存在,也不嚴謹的,“真我”這種說法也可能將你帶入一定的誤區,令你認為“真我”就和那個外在的你喜歡做的事情一樣,隻要去尋找到它就可以瞭。但絕對不是這樣,這個比喻隻是為瞭方便你去理解。)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