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講理是開放社會的大敵

2016-08-13 17:16:23

把邏輯比作一座橋、當作一種工具,也許本身就不很邏輯。但作為一個門外漢,我確實找不到更邏輯的辦法,權且當作是學習麥先生的簡單主義的一個嘗試吧。確實,在這本薄薄小書裡,就如何使用邏輯這個工具,麥先生為我們介紹瞭一些很有用的要領。

作為工具,第一個問題就是要用它來幹什麼?對此,作者說得非常明確,邏輯學的“全部目的”就是一個,找出真相。邏輯本身不是目的,邏輯來源於現實,邏輯要反映現實。換言之,如果你不是為瞭發現真理,你即使把邏輯搞得滾瓜爛熟也沒有意義。邏輯是用來講理的、論證的。不打算講理的人、存心騙人的人是不需要學習邏輯的。

作為工具,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用。任何一種工具本身都有自己的問題。邏輯也不例外。比如歸納,它雖然可以幫助我們得出結論,但並不能保證這個結論完全正確。前面提到,我們通過觀察,可以歸納出“天下烏鴉一般黑”的結論,但這個結論是絕對真理嗎?不一定,因為誰都不可能看到所有的烏鴉,隻要有一隻白烏鴉,你的推論就玩完。

即使邏輯是完全有效的,依然還是有問題,工具都是雙刃的,邏輯可以用來講正理,也可以用來講歪理。這本書的作者專門用兩章的篇幅,列舉瞭種種講歪理的謬誤。比如,偷換概念,滑坡論證,惡性循環……看過這些謬誤之後,我不禁倒抽一口涼氣:媽呀!難道我聽到的那些振振有詞的道理,許多都是沒有邏輯的鬼扯?比如,我以前隻要看“毫無疑問”,“毋庸諱言”,“不言而喻”,“事實已經證明還將繼續證明”……諸如此類的話,就馬上肅然起敬、點頭稱是。現在才知道這種說法是缺乏邏輯的“獨斷論”,它違背瞭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言而喻的事情;任何一個觀點,都必須提供證明。

還要說明的是,邏輯這個工具也不是萬能的。不管你的邏輯水平有多高,談情說愛、夫妻吵架時千萬要慎用。如果你太太抱怨說:如果不是當初瞎瞭眼下嫁你,她早就是富婆瞭。你千萬不要反駁她犯瞭“虛假假設”的邏輯錯誤,因為愛情是沒有邏輯可言的。

當然如果運用得當,好處還是大大的。我學邏輯沒幾天,我就成功地運用邏輯為我傢省瞭一大筆錢。那天,我太太看到電視裡的化妝品廣告,也要買。我馬上運用剛剛學到的邏輯知識開導她:李冰冰用這種化妝品變白瞭,你怎麼能斷定你用瞭也會變白?電視用李冰冰做廣告,從邏輯學上說,這是一個不完全歸納。一個特例,根本不具有代表性,絕對不能推出普遍真理。太太被我的邏輯學所折服,立馬打消瞭買高檔增白霜的念頭,繼續用她的“大寶”。

當然,我學習邏輯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瞭讓我太太安心用“大寶”,這隻是意外收獲,我的真正意圖是:防止自己輕易受騙。現在,有很多說理的、宣傳觀點的、推銷思想的人,根本不懂、或者壓根不打算懂、或者故意裝著不懂邏輯。他們為瞭推銷自己的觀點,常常混淆是非,甚至胡說八道。這就逼迫我們這些聆聽者、被灌輸者必須要曉得一點邏輯。否則,我們被忽悠瞭還不知道是怎麼被忽悠的。我舉一個例子為證,老板經常勉勵我說,是金子總會閃光。假如我不懂邏輯,我會很高興,哇,老板說我是金子呢。如果我懂邏輯,我就會發現,老板也許是在忽悠我——他錯誤地應用瞭類比邏輯。我是人,不是金子,金子永遠不老,而我會越來越老,人老珠黃,什麼光也閃不瞭啦。所以,面對這個眾聲喧嘩的世界,即使我們不打算證明什麼,或者反駁什麼,懂得一點邏輯還是有好處的,因為我們需要識別謬誤。

在這本書的扉頁,還印瞭毛主席說的一句話:邏輯是一門獨立的學問,大傢都要學一點。不知為什麼,這句光輝語錄沒有像其他的語錄那樣傢喻戶曉,一句頂一萬句。否則,我也不至於到現在才學習邏輯學,我後悔的事情也可能就少瞭一件。這是題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