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19:10
文/九月
忽略表達的教育方式,好嗎?
記得小時候,“吃飯!寫作業!上床睡覺!”是傢長最多的指令,卻很少問問我們:“今天心情如何?是否開心?”對於這些事,每次我跟老媽抱怨,我媽就會反駁:“那時候沒保姆,要帶兩個孩子,又要上班,還問你開不開心,不餓著你就算合格瞭!”老媽說得沒錯兒,我們是時代的產物,後遺癥就是懂得死扛卻不懂得說我愛你,懂得克制隱忍卻不擅長大膽表露心聲。但是這種忽略表達的教育方式,好嗎?
我一個親戚的女兒,從小學習優秀,酷愛讀書,在我看來很枯燥的事情她做得有滋有味,簡直就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她拿到全額獎學金到國外讀書。出國後,發現自己除瞭會讀書,完全不會跟人說話、相處,很苦惱,而對於曾經建立的驕傲,也蕩然無存。孩子往往會認為把學習搞好瞭,不用在意其他,而傢長也會暗示你,隻要學習成績好,你就是最受歡迎的人!孩子更不會在意人跟人相處的秘籍與感悟。我這個親戚的女兒,發現最受歡迎的同學不是學習最好的,往往是樂觀開朗健談幽默有組織能力、感染力強的同學,而她自己嚴重缺乏這種能力,她甚至覺得自己是不受歡迎的人。
我跟她說:“放下你的書本,多跟人說話。以前你覺得浪費的時間和事情對於現在的你來講,卻是最有意義的!”
聽瞭我的忠告,她開始更多地跟同學相處,一起聊天、逛街、吃飯……慢慢地,她發現,自己也經常被大傢誇贊具有冷幽默,知識淵博,有責任感靠得住,而且開始有男生約會她瞭。她開始打扮,也越來越漂亮瞭。
大三時,她在美國一傢全球的投資公司實習,結束時收到一份合約:畢業就可以過來正式上班,年薪百萬美元!我聽瞭很為她高興。我想,表達能力如此重要,如果她隻是一個會讀書的書呆子,是不可能被錄用的,因為她的臉上沒有掛著自信!
在職場中,我發現,我喜歡重用的人首先是個溝通能力很強的人!很多公司的業務是需要團隊合作的,溝通協調的能力甚至大於專業能力,不會像我們上學的時候,把作業寫好、成績好就可以瞭。
我的經紀人跟我說,她上學時成績一直很差,後來做瞭經紀人,才發現自己在溝通上有天賦。我問她:“那你學習不好自卑過嗎?”她說也許吧,但真正的自信卻是走上職場後發現的,職場更多展示的是情商和智慧。
我上學時成績平平,最怕老師提問,或叫我到講臺前寫答案,簡直是我的噩夢!而多年後,我卻如此迷戀在臺上侃侃而談,因為我找到瞭自信!
我很感謝我的傢人,雖然在上學期間,我一直不是個成績好的孩子,可他們不斷鼓勵我,告訴我,我是個很受歡迎的孩子,因為我善良、大方、人緣好,懂感情!
媽媽常說一句話:好人緣才會換來好運氣!
我也聽過別的媽媽說:好成績才會換來好未來!
我不能說誰是誰非,但我知道:如果隻換得瞭一份好工作,卻不懂得學會擁有一份好心情,其實不是成功的教育!
點評:我是這樣想的,我們不能否認一個人能取得好成績的能力,隻是僅僅有好成績,如果沒能進行很好的社會適應,是很難保證他在社會上能獲得同樣的自信,就像“心靈捕手”裡天才威爾。每個傢庭與孩子溝通,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是,其本質都是相同的:和孩子說話,不僅僅是讓他們耳朵聽見,更要讓他們用心去觀察,用腦去理解。父母把自己的觀念傳授給孩子,然後就是信任他們。
附:丁啟陣——父母的觀念
我們先來看三個故事,一個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是中國當代的,一個是外國的。
劉邦少年時代,有仁愛之心,樂善好施,性情豁達。但是,對待自己傢人卻缺少應有的耐心,厭惡生產勞動,不善積累財富。成年後通過考試混進官吏隊伍,做瞭泗水亭長(相當於今天的鄉長),成天泡在酒館裡,不醉不歸。結婚成傢之後,田地農活,基本上由妻子呂雉和兩個兒子承擔。劉邦本人,蓄著漂亮的胡須(《史記》說他“隆準而龍顏,美須髯”),頭戴一頂找人定制的竹皮冠,優哉遊哉,過著他半脫產幹部的愜意日子。因此,他的父親劉太公頗為不滿,常常批評劉邦不如他二哥能持傢聚財。劉邦揭竿反秦,稱帝的第九年(公元前198年),未央宮建成,劉邦在未央宮前殿設宴款待諸侯群臣。宴會開始,劉邦雙手捧起玉制酒杯,給被封為太上皇的父親祝酒,說:“當初大人經常因為我不拿錢財回傢,不能發傢致富,認為我不如勤苦勞作的二哥。如今,我的產業跟二哥相比,誰更多些呢?”這一番話,引出“殿上群臣皆呼萬歲,大笑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