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有好成績是不夠的

2016-08-13 17:19:10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傢莫言,在瑞典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禮上的演說,由一連串的故事組成。其中一個,大意是:莫言少年時代,傢鄉集市上來瞭一個說書人。莫言偷偷跑去聽說書,結果把母親分派給他的活兒忘瞭,因此受到母親的批評。晚上,母親在油燈下為傢人縫制棉衣,莫言忍不住,就把白天在集市上聽來的故事復述給她聽。起初,母親有些不耐煩。她認為,說書的都是些油嘴滑舌、不務正業的人,他們的嘴裡說不出好話。但是,莫言復述的故事還是漸漸吸引瞭她,集市日不再給莫言派活兒,等於默許他去聽說書。為瞭報答母親的寬容默許,也為瞭炫耀自己的記憶力,晚上回到傢裡,莫言便把白天在集市上聽來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母親聽。莫言投母親所好,添油加醋,編造情節,乃至改變故事的結局。因此,母親之外,姐姐、嬸嬸、奶奶,都成瞭莫言的聽眾。但是,母親並未因此誇贊莫言。相反,聽完故事,她有時會憂心忡忡地說:“兒啊,你長大後會成為一個什麼人呢?難道要靠耍貧嘴吃飯嗎?”

美國NBC電視臺著名脫口秀節目《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的主持人萊諾(Jay Leno)在一篇講述自己成長經歷的文章中說:他年輕時代懷揣明星夢,有一段時間工作無著。母親很關心,希望他盡快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做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次通電話時,萊諾跟母親說,自己想要去娛樂圈闖蕩,他母親表示不贊成。為瞭說服母親,萊諾舉例說,有個人在好萊塢找到工作,成瞭明星,一年隻工作一個季度,就掙瞭上千萬美元。不料,母親聽後,不但不為所動,反而更加擔憂。她說,一年隻需要工作一個季度,那不是一份正經的工作。因為,其他三個季度還是閑著,沒有事情做,沒有著落。在萊諾母親心目中,一份好的工作,應該是一年到頭有班上,有事情做的,跟收入多少沒有關系。

三個故事,結構一樣:都是成功人士笑憶當年。父母親成瞭微諷的對象,他們當年的擔憂、責備,則成瞭笑料。

誠然,按照世俗的價值觀念,按照社會的叢林法則,劉邦、莫言、萊諾毫無疑問都是成功人士,他們父母的價值觀念都非常不合時宜,都是迂腐可笑的。

然而,換一個角度想想,他們父母的觀念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像劉邦、莫言、萊諾這樣的成功人士,顯然都屬於買彩票中億元大獎那樣的極小概率人群。成千上萬的人,因為夢想過於高遠,終身落魄,一世潦倒。鼓勵孩子去買彩票中大獎,規勸孩子腳踏實地勞動致富,這兩種態度,哪一種是為人父母者更負責任的態度呢?我認為是後者。再者,劉邦父親、莫言母親、萊諾母親,貌似不合時宜、迂腐的觀念背後,其實有著十分可貴的底線意識:他們的勞動致富、淳樸誠實為人的觀念,是人類建立美好穩定社會最堅實的基礎。少一個帝王、小說傢、諧星,於人類社會無損;而沒有瞭勞動致富、淳樸誠實為人等道德底線,人類社會將永久處於混亂、野蠻狀態,無異於禽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