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擇的痛楚

2016-08-13 17:23:20

經歷過一段迷茫,一陣躊躇和那難以言喻的痛苦,你總不能停在原地,你總不能在這個決定前一直等下去,你總要抉擇,然後繼續走你的路。但不論是抉擇順利解決,還是你猶猶豫豫地做出選擇,抑或將信將疑地繼續接受內心的原則,在按照抉擇行動時,在行動中,你總會感到不安,總會不那麼堅定地執行。例如當你內心真的討厭一件事,卻不得不做時你會止不住地抱怨。內心的情感會不時地湧出,來阻止你繼續去做。不斷的懷疑會影響你的效率,讓你不能專心抉擇後的行動。這些抉擇後的痛楚都來源於抉擇未被完美解決,抉擇的內容未被內心完全接受。
當你一次次面臨抉擇的困境,一次次得不到恰當解決卻又不得不前行時,那份習以為常的痛苦便會潛意識化。就像你習慣瞭午睡,一天即使你不困,到瞭那點也會潛意識的躺下。所以,你以後的每次抉擇,無論是簡單或復雜,是可以解決或仍會陷入困境,你的痛苦總是躲也躲不開,每次的 抉擇都會伴有痛苦,雖然不是多麼痛,但卻一次次地產生,難以消除。

由此可得,抉擇產生的痛苦是一個過程,是伴隨抉擇的不完美,伴隨人自身的尷尬處境與現實的不可調和而無法避免的。而我們要做的不是逃避,不是忍受,而要去享受它。靠近它,認識它,熟悉它,理解它,然後去享受它。享受尷尬,享受困境,享受人自身的缺陷,享受這抉擇的痛苦。如果內心一直停留在那個點上,人生就無法前行,雖然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但痛苦的心裡,依然隻會是一片“廢墟”。

點評:

人生的課題就是選擇,人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中前行的。選擇之後並不意味著結束,而恰恰是欣喜或痛苦、糾結或釋然、救贖或沉淪反復出現的開始。做出選擇後,預示著諸多新的選擇的開始。——薩特理性派:機會成本哪個低一點就選哪個,每個選擇項都會有一些你要放棄的事情,列出來,比較一下這些要放棄的對你將來的工作和生活有多大影響, 然後就可以抉擇瞭。選擇無所謂對錯,關鍵是要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選擇。感性派:假如我來世上一遭,隻為與你相聚一次,隻為瞭億萬光年裡的那一剎那,一剎那裡所有的甜蜜與悲淒,那麼,就讓一切該發生的,都在瞬間出現吧!我俯首感謝所有星球的相助,讓我與你相遇,與你別離,完成瞭上帝所作的一首詩,然後,再緩緩地老去。——席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