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35:29
公地悲劇可以作為當前環境問題的一個小規模簡化模型,地球的環境問題是由數十億的污染者造成,其中每一個人都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總量的增加負一部分 責,雖然具體數字無法計算。不幸的是,在這樣一個模型中,涉及的人數越多,悲劇就愈加不可避免,因為參與的人越多,每個參與者對其他參與者的關心和信任也越少。此外,越是在一個大的群體中,就越難查出哪些人是“搭便車者”;人都有搭便車的傾向,喜歡從別人的犧牲中獲益,卻不願犧牲自己。還有一點,單個參與者造成的損害很可能變得難以察覺,這會阻礙羞恥心的心理機制發揮作用,從而降低個人的內疚感。
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和環境的破壞還有其他的復雜因素。雖然有大批量的科學工作表明,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導致瞭全球氣候的變化。但是,人類究竟導致氣候變化瞭多少,關於這個確切規模仍可能存有疑慮:例如,我們的行動是否會使全球平均氣溫上升 2 ℃、或是更高達到 4 ℃;這樣的氣候變化危害又有多大。
此外,偏重眼前的特點使人不太能夠充分理解人類行動更嚴重的影響,因為這些影響在更遙遠的未來才會表現出來。我們今天造成的損害大概一直要到本世紀結束時,才會撲過來反咬我們一口;另一方面,就算立馬采取激烈的應對措施,我們也不會從中受益,我們的下一代也不會。類似的,雖然富裕國傢制造的排放量最大,但一般是貧困國傢受其害最深(盡管澳大利亞和美國西南部地區也分得瞭各自該受幹旱)。人類有限和狹隘的利他主義沒有強大到足以給我們一個理由,為瞭遙遠的後人,或為瞭遠方的同時代人,去放棄自己的消費主義生活方式。
鑒於種種心理障礙使人無法主動應對氣候變化,要做出有效的改變,就需要通過立法強制執行。然而,民主國傢的政治傢是不太可能提出這種立法的。而且, 有效的應對措施必須很強硬,也就不太可能為政治領導人贏得第二個任期。選民能夠被說服犧牲自己的舒適和方便,去保護尚未出生的人的利益,或是保護連聽都沒有聽過的動物物種嗎?將來民主能從工業利益的強大桎梏中擺脫嗎?很可能不行。發達國傢擁有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和財富,但人們沒有足夠的政治意願去做點什麼。
如果我們依舊認為責任隻和最終結果有關,認為不作為的後果比不上實際做瞭造成的後果,認為與他人共同承擔責任個人的責任就會降低或消失,那麼,我們將永遠解決不瞭現代問題,比如氣候變化,每一個人的行動都造成瞭結果,其影響難以察覺,但卻不可忽略。如果放棄這些觀念,富裕發達國傢的居民將會意識到, 自己對貧困發展中國傢的苦難所負有的責任,要比下意識想的多得多。但如何改變人們的態度呢?
道德的生理提升及可行性論證
前面已經說過,人類的道德缺陷使人類的政治機構無法采取有效的行動。提升人的道德意識,將使人更好地對待陌生人、後代和其他動物。實現道德提升的方法之一,在所有的人類社會中都已得到實行——道德教育。一些 NGO 組織通過各種宣傳活動,鮮明的展示瞭人類的自私行為給他人造成的問題(他人是指世界上的其他人,以及未來的人),並取得瞭成功。然而,現在又出現瞭另外一種可能。
我們對人類生物學知識的掌握,尤其是對遺傳學和神經生物學的瞭解,開始使我們能夠直接影響人類動機的生物或生理基礎,或是通過藥物手段,或是經由基因選擇或基因工程,抑或是使用影響大腦或者學習過程的外部設備。我們可以用這些技術來克服危害人類安危的道德和心理缺陷。
目前,這類研究仍處於早期階段,但也有人從哲學或道德角度提出一些非常有力的反對意見,特別是反對使用生物醫學技術來提升道德,也即“道德的生理提 升”。實際上,人類所面臨的風險已經到瞭非常嚴峻的地步,開拓發展每一種可能的道德生理提升技術勢在必行——不是要取代傳統的道德教育,而是作為它的一個補充。人類真是再也不能錯過任何的機會瞭。我們自己造出的工具,可以終結地球上一切有價值的生命,光是核戰爭和現存的武器就可以做到這一點。若是人類必須要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那麼這種力量隻能交給德才兼備的人。
反對 1: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提升道德水平?
核武器已經有瞭,通往災難性氣候變化的路也已經在上面瞭,所以或許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提升道德水平瞭。千百年來,世界上各個地方的社會中都有道德大師出現,比如佛陀、孔子和蘇格拉底,就隻說 3 個的話;但人類仍然缺乏基本的道德技能,那是確保我們自己的生存不受損害所必須的。至於道德的生理提升,還停留在起步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