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6 11:00:52
第三、“細”處著手。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在習慣養成上更是如此。不註重細節,就不可能有好習慣。好的習慣養成總是從細微之處著手的,老子曾說“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在培養好習慣的過程中,所謂“細”處著手,一是由細微入手,點滴養成。註重生活中的小節,嚴格要求自己,自律而不放縱,做正確的事,正確地的事,不過不及。二是突出細節,把握重點。任何一件事情,其實都是由無數個細小的細節組成的,每一個小小的細節都很重要。就好比一條鐵鏈,由許多的鐵環組成,但決定鐵鏈牢固程度的卻是那關鍵的銲接細處。一旦細處脫銲,那麼,整個鐵鏈也就脫節報廢,恐怕再也不能正常發揮鐵鏈的作用。聯系習慣培養的過程,就是要把握好關鍵內容,突出細小環節,註重日常修為。
第四、“實”處著地。習慣養成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更不是搞花架子,而是要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幫助,利於自己的人生成長和進步。“實”處著地,其一、結合實際。一定要聯系自身特點,切合自己的實際,別好高騖遠,提出做不到的要求。別盲目攀比,學些花拳秀腿的無用功。其二、講究實用。理論的東西可以學,但講一千遍道理,不如行動一次,習慣培養本身就是註重“練”和“做”的過程。練中學,學中練,學練結合。練中做,做中練。以練促做,不斷積累,不斷提高,才是真經。其三、追求實效。習慣養成最終的目的是提高生活的效能,提升人生的品味。所以,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我們要腳踏實地,求實務實,追求實效。
第五、“恒”處著力。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雖然,有人說,一個好的習慣養成隻要21天。但行為理論研究表明,真正要養成一個好習慣必須堅持重復100天以上,而且要經過“刻意、不自然;刻意、自然;不刻意、不自然;不刻意、自然”四個階段,各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心理和行為要點需要加以註意。所以,習慣養成持之以恒是關鍵。可以說,不能恒久就成不瞭習慣。再者,要養成好習慣還要註意環境氛圍的營造。人終究是環境的產物,與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培養好習慣時,最好建立一個小群,幾個人一起培養訓練,既可以相互學習、相互相砥礪,又可以相互監督、相互提高,通過環境約束自己養成好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決定我們的人生。幾乎所有的成功,都可以歸結於一種習慣。思考是一種習慣,節儉是一種習慣,堅持是一種習慣,勤奮是一種習慣,敬業是一種習慣,忠誠是一種習慣,成功是一種習慣,優秀也是一種習慣。古羅馬詩人奧維德曾經說過“沒有什麼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
讓我們一生都養成好習慣,擁有這強大的力量,走向自己人生的精彩!
2016年12月05日 完稿於荊州古城
點評:習慣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表現出來的行為方式,深層的是我們觀察事物的第一心理活動,更是在突發事件下無意識的行為反應。做習慣的主人吧,讓它成為你乘風破浪的坐騎。
說到習慣,越成功的越勤奮,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已經習慣瞭勤奮。
首富王健林接受魯豫采訪時透露的“人生小目標”成為瞭網友的段子,然而,你知道王健林有多拼嗎?萬達集團官方微博曬出瞭王健林一天的行程表,4點就要起床,而45分鐘的健身也成為首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在這份11月30日的行程安排中,赫然標註著4點起床,4點15至5點健身,之後吃早餐趕飛機,開啟瞭一天忙碌的空中飛人生活,雅加達、海口、北京三地空間大挪移。
看到這份行程單,網友們紛紛感嘆:“四點起床!真的是那句話,成功真的沒有偶然!”“聽說這樣能盡快實現一個億的小目標~” 還有網友調侃:“再也不夢想當首富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