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7 11:00:40
毋庸置疑,這是任何一個會過度在意別人看法的人的潛意識裡都有的一個核心信念。
你害怕和別人起沖突,你害怕別人對你發火,你害怕別人冷落你,你害怕別人對你使用暴力,你害怕別人拋棄你。
而這一切害怕的本質,都是對於「死亡危險」的恐懼。
這種恐懼來自於我們問題的觸發因素:父母要求我們成為他們期待的人。在童年時期,父母是我們能夠生存下去的唯一保障,得不到父母的認可,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這就意味著我們有被他們拋棄的風險。而對於兒童來說,被父母拋棄,就意味著死亡。
對於這種死亡風險的恐懼促使著我們不得不去試圖滿足父母的期待。
2. 自卑。
導致自卑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自卑的人基本都會過度的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自卑和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這兩者是一個交叉作用的關系。
3. 敏感
敏感意味著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受傷,容易多想。
4. 將自己與別人對比。
隻要你將自己和別人對比,就必然會對你造成傷害。
「不停地令自己變強,不停的令自己變得更完美,從而能在將自己與別人對比的時候勝過對方」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
不管你變得多強大,不管你變得多好,這個世界上絕對還是會存在著比你更好的人。這也就意味著你總會有不如人的地方,你總是會受到挫敗。
所以最根本的是,一開始就要意識到你根本沒有絲毫拿自己與別人比較的必要性,放棄瞭對比,也就沒有瞭痛苦。
5. 不能接納自我。
人的自尊有三種模式。
一種是「依賴性自尊」,即依靠別人的評判標準來看待自己。在得到別人的贊美與認同時會非常的開心,在被別人否定和拒絕時會嫉妒的難過。
會「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的人就是屬於「依賴性自尊」。
第二種是「獨立性自尊」,即不再依靠外在的評判標準和他人的目光來看待自己,而是完全的遵照自己的標準和要求來看待自己。
但獨立性自尊的人在有些時候也會因給自己制定瞭太高的標準而產生挫敗。
第三種是「無條件自尊」,即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任何評判標準,不需要任何的條件,我完全的尊重和接納自己。
隻有這種自尊,才是真正的自尊。
有條件的自尊本質上隻是在玩「找到一個標準,滿足這個標準」從而自我安慰的把戲罷瞭。
所以當一個不能夠接納他自己的時候,他的內心就是空洞無物的,他無法從自身內部獲得支撐,而不得不從外界尋求認同和力量。
6. 試圖成為別人。
人都有一個理想自我,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的差距,是導致非常多的神經癥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不論是我們的文化還是父母和長輩的教誨,都是在教我們成為一個“別人”,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們:做你自己就好。
試圖去成為“別人”,試圖變得“更好”“更完美”“更有錢”“和更多的異性發生關系”這些是驅使很多人存活著的動力,但這些本質上隻不過是滿足瞭你的一種虛假的幻想而已。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他們終其一生都活在這種幻想裡,他們一輩子都是在為瞭外界的評判標準而活,他們為瞭成為“別人”而浪費瞭屬於他們“自己”的一生。
以上這六個直接原因,隻要你能徹底將其中的一個問題解決,那麼你基本上就能夠不再去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瞭。
但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你想解決自己的問題其實是非常難的。你沒有目標,也沒有方法。你可能也沒有執行力,很難堅持下去。
在這裡,我將我這些年所有的經驗和思考全部分享出來,我會從所有的角度全方位的幫你建立起一個自信,自尊,自愛的核心信念,如果你能夠將以下這些信念內化,那麼你不需要做很多就能夠逐漸的改變自己的問題。
你所需要做的,是將以下的這部分內容每天晚上看一遍,直到你徹底理解為止。
而等你理解瞭,問題自然而然的也就解決瞭。
1. 別人沒那麼在乎你,也沒那麼關心你。
雖然在文字的表述上是“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其實這本質上指的是“過度的自我關註”。
也就是說問題的實質根本不在於別人怎麼看你,而是你自己將別人對你的看法看的太重要,將別人對你的看法所導致的後果看的太重要。
實際上你必須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並沒有多少人在關註你,也並沒有多少人對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