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討好型人格?

2016-12-26 11:00:22

就像是性一樣。那些在青春期性欲有得到良好的滿足與釋放,曾與異性發生過多次性關系的男孩,可能用不瞭多久就能夠對性滿足瞭,性對於他們而言就變成瞭一種很正常的生理欲望的一部分,轉而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事業與追求上。

而那些性欲未在恰當的時機得到良好滿足的男孩可能以後許多年都會始終處於一種“性匱乏”的狀態之中,他們會不停地尋找與異性發生性關系的機會。

強烈的性欲未被滿足的時期使他們產生瞭非常多的對於性的過度美化的、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們不停地試圖尋找能夠將過去的那些幻想滿足的機會。

你現在對於別人無條件的愛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瞭滿足你童年時未被滿足的遺憾,和你的那些過度美好的幻想。

但是對於現在的你而言,無論怎樣,過去的遺憾都是不可能被彌補的。

而且,你也不可能再得到別人對你無條件的愛。

沒有人會無條件的對你好,沒有人會無條件的愛你,沒有人會無條件的包容你的一切。每一個人都是自私的,包括有時候你自以為的“對別人無條件的好”其實這背後也是有條件的——你希望對方也能給予你同樣的好。

你已經錯過瞭得到無條件的愛的年紀,就像十歲的女孩喜歡玩芭比娃娃,你小的時候從沒得到過娃娃,現在你賺瞭錢給自己買瞭一整間屋子的芭比娃娃,但你不可能滿足十歲的你的遺憾的,你不可能讓30歲的你再因為得到瞭芭比娃娃而感到滿足。

我知道這一點對於你而言很艱難,因為過去很多年裡你可能不知不覺間都是在以追求別人對你的關註和愛為你在社交關系中的目標,現在要你接受“我不可能得到別人無條件的愛”這一點的確可能會令你不願意面對這一點。

不過你當然可以選擇是否要接受這個現實,是否要放棄對於別人對你的關註和愛的追求,因為你接不接受和別人沒有絲毫的關系,也不關我屁事。放棄瞭就能輕松下來不再去討好別人,繼續維持自己的幻想,那你就繼續痛苦。

第三點你要明白:你必須尊重自己的需求。沒有人會主動過來滿足你的需要。

對於討好者而言,直接講出自己的需求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討好者們特別向往那種人際關系很和諧、別人都對他很熱情,很照顧的環境。

因為處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不需要開口別人就能夠理解和回應他瞭。

但討好者所渴望的在本質上是一種“邊界混亂”的相處模式,即他能為別人負責,別人也能為他負責。

不清晰的邊界隻存在於父母和未成年的幼兒之間,討好者的這種渴望也是一種對於童年時安全感的渴望。

成年人的一個主要標志就是建立起瞭一個完整的邊界,能夠獨立的為自己負責。隻有孩子才會不停的在意別人有沒有關註他,才會要求別人來滿足他自己的需要。

所以你要意識到,如果你不親口說出來,別人就很難知道你的需求。因為別人沒有太多的註意力放在你的身上。

就像五歲的你很想吃冰糖葫蘆,但又不好意思和你爸爸說。你們走出好遠之後你一直在撇嘴,但你父親可能根本就沒看到你在撇嘴。即便是看到瞭,他也不可能知道你是因為吃不到糖葫蘆才撇嘴。

在成年之後,如果你還是試圖通過撇嘴來告訴別人你想要什麼的話,這就更是不可能得到結果。因為別人不是你的父親,別人也沒有必要去在意你的需求。

但同樣你也應該明白,別人不在意你的需求,父親看不到你的撇嘴,這絕對不意味著的你的需求就是不重要的,你的需求就不應該被滿足。

你也不在意你其他朋友的需要,這也不意味著他們的需要就是不應該被滿足的。

因為你想滿足自己的需求的話,這根本就不需要任何的理由,也不需要任何的條件。

你就是想吃糖葫蘆,你就是想讓男朋友把你抱在懷裡,你就是想在難過的時候不和任何人說話。

不要試圖給自己任何的理由來論證你提出自己需求的合理性,也不用拼命地試圖論證清楚對錯認為自己是對的之後你才敢去做什麼事情。

不需要理由,不需要條件,你想要什麼,你去做什麼,隻是因為你想,僅此而已。

在認知的層面上我們已經針對三個核心的信念找出瞭針對的措施。但你必須在行動層面上執行瞭之後你才能真正的將這些信念內化。

即便你現在非常清楚,你想要什麼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你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的去提出、去滿足你的需求。但是當你在和別人起沖突的時候還是會感到害怕,你在想拒絕別人的時候還是難以說不,你希望伴侶對你更好一些的時候還是無法說出口。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