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價值

2017-01-25 17:01:40

原因何在?為什麼我們就無法戰勝自己?

因為我們發現,巨大的潛能和力量並沒有帶著如何使用它們的說明書。譬如,對物質世界認識愈多,人們就愈覺得世界真是毫無目的意義可言。科學並無法指導行善或行惡。

有史以來,人們一直都在探究生命的意義。他們想:如果有某種意義和方向來指導,人的偉大潛能定會充分發揮。於是有瞭許多種對生命意義的闡述和教義。這些各自不同的教義有著自己的信徒,而某一種教義的信徒總是懷著恐懼的心情看待其餘教義的信徒。這種恐懼來自於信念的互不相容,致使原本良好的出發點都匯入瞭一條死胡同。事實上,正是從這些歷史上錯誤信仰所制造的巨大謬誤中,哲學思考者們慢慢發現瞭人類美妙無限的能力。人們夢想能發現一條通途。

那麼,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如何來解開存在之謎呢?

如果把所有的加以考量——不僅是先人所知,而且他們不知而我們今天所知的——那麼我認為我們必須坦率地承認,我們還是知之甚微。

不過,正當我們如此承認的時候,我們便開始找到瞭通途。

這並非一個新觀念,它是理性時代的觀念,也正是它指導著先賢們締造瞭我們今日享用的民主制度。正因為相信沒有一個人絕對懂得如何管理政府,我們才有這樣一個制度來保證新的想法可以產生發展、被嘗試運用、並在必要的時候被拋棄;更新的想法又可以如此地輪回運行。這是—種嘗試——糾偏的系統方法。這種系統方法的建立,正是因為在18 世紀末,科學已經成功地證明瞭它的可行性。在那時,關註社會的人們已經意識到:對各種可能性持開明態度便帶來機會;質疑和討論是探索未知的關鍵,如果我們想解決以前未能解決的問題,那我們就必須這樣地把通向未知的門開啟。

人類還處在初始階段,因此我們遇上各種問題是毫不奇怪的。好在未來還有千千萬萬年。我們的責任是學所能學、為所可為、探索更好的辦法,並傳給下一代。我們的責任是給未來的人們一雙沒有束縛自由的雙手。在人類魯莽沖動的青年期,人們常會制造巨大的錯誤而導致長久的停滯。倘若我們自以為對眾多的問題都已有瞭明白的答案,年輕而無知的我們一定會犯這樣的錯誤。如果我們壓制批評,不許討論,大聲宣稱“看哪,同胞們,這便是正確的答案,人類得救啦!”我們必然會把人類限制在權威的桎梏和現有想象力之中。這種錯誤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作為科學傢,我們知道偉大的進展都源於承認無知,源於思想的自由。那麼這是我們的責任——宣揚思想自由的價值,教育人們不要懼怕質疑而應該歡迎它、討論它,而且毫不妥協地堅持擁有這種自由——這是我們對未來千秋萬代所負有的責任。

原文出處:《你幹嘛在乎別人怎麼想?》,作者:理查德·費曼,譯者: 李沉簡/徐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費曼先生是美國傢喻戶曉的人物,更是二十世紀最傑出、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傢之一。 費曼就讀遠洛克威高中,這一所學校獲獎人得主包括伯頓裡克特和巴魯克塞繆爾佈隆伯格。他是阿裡斯塔榮譽學會一員,在他高中的最後一年,費曼獲得瞭紐約大學數學錦標賽的冠軍,他的得分與那些名次接近的競爭者差異頗大,此事震驚裁判。
他申請到哥倫比亞大學,但不被接受,因為“猶太配額”(一種歧視性做法限制瞭數量的地方提供給學生的猶太背景)所以,他上瞭麻省理工學院,在那裡他獲得學士學位,1939年,並於同年被任命為普特南會員。在他大學二年級時,費曼得到每一個物理課程補助,包括畢業課程—理論物理。
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和物理的研究生入學考試獲得滿分,這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歷史和英語部分卻相當差。在1942年他從普林斯頓獲得瞭博士學位,他的論文導師是約翰惠勒阿奇博爾德。費曼的論文采用的原則是量子力學的穩定作用的問題,靈感是由對於電動力學的輪車Feynman吸收體理論的量子化的渴望,奠定基礎的“路徑積分”的方法和費曼圖,並命名為“量子力學最小作用原則”。
【關於費曼和費曼執筆的大眾作品】
《費曼物理學講義》(The Feynman's Lectures on Physics)
《物理之美》(The Character of Physical Law)
《量子電動力學》(Q.E.D.: The Strange Theory of Light and Matter)
《你管別人怎麼想?》(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主要含和第一任妻子,同時也是初戀女友的故事,以及調查航天飛機失事的主要故事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