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33:47
很奇怪吧,但是也一點都不奇怪。
這便是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如果主體本身並未改變。他吸引過來的人和事也不會有任何的不同。人生就像一份答卷。當你無法通過一個考驗時,同樣的考題就會一直出現,直到你遊刃有餘的穿越。
4
小說裡出現瞭兩次描寫揮手告別的場景。一次是芳介與吟子揮手告別。知壽在旁邊觀看,她戲謔這情景怎麼跟三途河的此 岸與彼岸似的呀。一遍帶著鬼精靈般描述“兩人還在沒完沒瞭地揮手告別。看著不禁讓人擔憂,以為他倆得瞭老年癡呆瞭吧。”其實心裡某些東西早已被牽動。這為第二次的揮手告別埋下瞭伏筆。
第二次揮手其實是知壽第二任男友交往初期,他回去前,知壽請求他再車站的盡頭向她和吟子打招呼揮手。
“這樣的夜晚以後還多著呢——這種告別方式給人這樣的感覺。揮手時,從腳底升起瞭一股暖流,真是愜意。不可思議的是,就連在旁邊揮手的吟子,都令我覺得可愛極瞭。”
我想我明白知壽口中的借由揮手引發的“以後還多著”的錯覺,更明白這一刻看吟子如此可愛的心境。自欺欺人也好,短暫的找到愛與羈絆的先也罷。這種揮手,讓我們在這樣一個倦怠陰鬱基調的文章裡,找到瞭各自的溫暖。
作者全文向我們展示瞭生活,以及生活裡的迷宮。卻從未明確的指出這撥開迷霧的方法。但是我知道用心讀的人,會發現答案到處可見。
揮手隻是其中之一。類似一種預示,一個指引,一種希望。
“我想趁現在把空虛都用光,老瞭就不會再空虛瞭。”
“知壽,可不能在年輕的時候都用光瞭,要是隻留下愉快的事,上瞭年紀,就怕死瞭。”
“上年紀的人都這麼想嗎?年輕真的有那麼好嗎?我每件事都要難過,悲觀,太累瞭,我厭倦瞭。”
“這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大傢都是拼命的伸出手想要什麼,到瞭我這個歲數,想伸手要的越來越少瞭。”
“吟子,外面的世界很殘酷吧,我這樣的人會很快墮落吧?”
“世界不分內外的呀。這世界隻有一個。”
有沒有覺得吟子的每一句話也都是答案。智慧的老人。
最後我想說,我們都是一個人。但是終能走出自己的好天氣。自由自在。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e19b901016eta.html
sina微博:http://www.weibo.com/nhong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