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氣象,是用什麼煉成的?

2016-08-13 17:47:12

貞觀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放王朝,外國人入境和中國人出境並沒有太嚴格的限制,即不擔心中國人出去後忘本忘祖;也不擔心外國人進來後喧賓奪主。僅這一點就說明貞觀王朝的高度自信,深信自己的國傢是世界上最最文明富強的土地,不擔心外來文化把自己淹沒。

8、國民素質高:對外國人既不歧視也不奉迎

唐帝國是當時世界最為文明強盛的國傢,首都長安是世界性的大都會,就象今天的美國紐約一樣。那時的唐帝國是世界各國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陽光地帶”,各國的傑才俊士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往唐帝國跑。許多國傢在長安駐有使者,萬國來朝,盛況空前。眾多的留學生在這裡習漢文、漢語、書法,學習中國的政治、歷史、哲學和天文、歷法、醫學。作為絲綢之路的始點長安,各國商旅雲集。絲路上駝鈴丁當,中國的造紙術、絲綢、瓷器、書籍、藥材等源源不斷地傳播或運到中亞、西亞、歐洲,西方的葡萄、苜蓿等通過絲路進入華夏。來自世界各國的外交使節,在看到唐帝國的高度繁榮和文明之後,自己的國傢在他們心中和沒有開化的“原始森林”差不多,於是就不想回國,千方百計地要留下。中國高度發展的文化,使來到中國的各國人民,大多數以成中國人為榮。不僅首都長安,全國各地都有來自國外的“僑民”在當地定居,尤其是新興的商業城市,僅廣州一城的西洋僑民就有二十萬人以上。

貞觀王朝的國民素質很高,對外國僑民既不歧視也不奉迎,既不盲目排外也不“拿來主義”,一幅不卑不亢的大國民氣度和王者風范。外國人在中國就象中國人在自己傢裡一樣,享有和中國人一樣的公民權力,不但可以發財致富,還可以從政當官。來自阿拉伯帝國和日本的僑民就有不少在中國擔任官職的,有的還擔任部長級高級官員。

唐帝國除瞭接受大批的外國移民外,還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僅日本的官派的公費留學生就接收瞭七批,每批都有幾百人。民間自費留學生則遠遠超過此數。這些日本留學生學成歸國後,在日本進行瞭第一次現代化運動 ――“大化改新”,也就是中國化運動,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飾風俗,全部仿效當時的貞觀王朝,使處於原始部落狀態的日本民族平空躍進瞭一千年。

9、國民獨立思考:敢於標新立異,不迷信權威

盛唐人既有遠大理想,又有腳踏實地的刻苦開拓創新精神。

最能體現這種精神的,莫過於文化中號稱最難的吟詩。因癡迷吟詩,王維走入醋壇,孟浩然眉毛盡落,崔顥苦吟體瘦。盛唐人開拓創新的成就的確輝煌:三千裡嘉陵江山水畫一揮而就的吳道子,使山水畫為之一新。他突破北齊曹仲達“曹衣出水”畫風,新創“吳帶當風”風格,被譽為“畫聖”。與他同師習畫的楊惠之,自感不如,又不甘屈居其下,毅然改攻雕塑,終成一代泰鬥。王維的破墨山水,韓幹的馬,張萱的仕女,李白的“口吐天上文”,杜甫的“詩史”,孟浩然的田園山水詩,岑參豪放奇特的邊塞詩,顏真卿雄秀獨出的真書,李陽冰筆力遒勁的篆字,張旭醉後呼號疾走或以頭濡墨的狂草,僧懷素“天下稱獨步”的草書,李龜年的歌,李暮的笛聲等,都是不落前人窠臼,自成一傢。

舞蹈藝術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在唐代也有瞭極大的創新和發展,達到瞭空前的繁榮。唐代舞蹈的創新,主要體現為更加註重主題意蘊的表達;更加註重豐富多彩的形式;更加註重新穎獨到的技巧;更加註重藝術風格的借鑒與融合,從而造就瞭唐代舞蹈藝術的輝煌。

正是這些群星璀璨的盛唐人,不迷信權威作品,不止於前人成就,敢於獨立思考,標新立異,才攀上瞭文化發展的眾多峰巔,為博大精深的大唐文化增添瞭絢麗的光彩。

10、民間生活有品位:不沉溺於聲色犬馬

標志精神文明輝煌建樹的成果,是盛唐之世對中國古代社會和豐富文化的傑出貢獻。從詩歌,傳奇,繪畫,音樂,書法,雕塑,舞蹈到建築、旅遊,醫藥,宴飲,等等領域,以至於宗教,無不成績斐然,光彩奪目,星光燦爛。

這是一個民族整體向上,向著真善美共同努力營造的結果。隻有那物質充裕,精神愉快,環境寬松,情緒坦然,個性自由,執著奉獻和創造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嘉許,傳誦和回報的時代,才會擁有奮發有為的國民,雨後春筍般成長的人才,和不斷的成就。而在這種社會背景和風氣下,人們才能生活的滿足,輕松,樂觀,豁達,才會盡情享受生活,創造美。因此,因為物質豐富,心情恬淡,個性自由,唐人才會有豐腴的體態,並以豐腴為美。才會以閑適,恬靜的心態充分領略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