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06:27
善用才能。早些年,博客剛剛出來的時候,我為瞭追求讀者,寫東西非常花哨,但是也就在網上亂發一通。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知道生命的有限,所以寫一篇文章,倘若不能達到發表的水平,我就根本不會去寫,哪怕我知道我花費時間去寫,會贏得粉絲,博得叫好。記得我看過有句話,對我後來寫作影響很大:Don’t impress. Express. 當然如果分清瞭側重,Express的東西,也可能Impress, 亦即言之有物而又文字動人,又有營養又好看。
堅持去寫。 每天你都得坐下來寫,保證“工作量”,這樣會讓你的手越來越順。平時有想法沒時間的時候,把你那些轉瞬即逝的想法記錄下來,有時間的時候專門去寫。我在我的Word裡,專門有一個記錄點子的文件,想到瞭隨手記錄下來,有時間瞭再去寫。有時候一個話題放那兒泡一泡,以後撞見合適的素材,寫起來更順利一些。
平衡稿約。我很幸運遇到瞭不少約我寫專欄的編輯,在早期磨合之後,他們都給我很大自主權。那專欄的一畝三分地上隨我耕耘。但是也有一些時候,我要寫一些約稿文章,這些約稿文章如果話題太陌生,或是隻是為瞭去證明編輯本人的某個觀點,我就比較謹慎到底要不要去寫。這需要合理平衡。我也不能都拒絕,因為有一些約稿文章,逼得我去做調查研究,有助於突破自己在話題上的一些限制。不過如果自己有更重要的東西來寫,四處撒網就很不必要。 還有一些領域,我也不想過多瞭解,把時間和精力攤得太薄,也沒有必要。
尊重編輯。我和不少編輯關系融洽,而且都能交往很長時間。 不要因為某個編輯砍掉瞭自己的某篇文章或是改動瞭自己的文字,就惱羞成怒。要知道每個人的眼光都不一樣,編輯不過是做他們份內工作,你作品的成功也是他們的成功,大傢的方向是一致的。再說媒體有時候也有各自的要求和限制,往往不能責怪編輯。如果關系處理得當,他們會成為你的合夥人、資源、師友。
找個代理。中國寫作者的一個苦處,是缺乏高素質的中介機構。我們這些寫稿佬有大批量文章,可結集出版,可制作音頻,可制作電子書,做成“產品”的辦法多得是,但我們寫作者有時候缺乏經營頭腦,不知道怎樣的包裝,才能夠讓出版方接受,讓市場接受。而一些內容供應商又苦於找不到作者。這樣兩頭尋找當中,如果有合格一些的代理人或者機構就好瞭。中國隻有明星演員運動員這班人有經紀人。美國一個作者,哪怕是新作者,寫瞭一部作品,就可以去找經紀人幫他們去張羅尋找買傢出售版權這些事。這些經紀人會給作者爭取最大利益,也會幫他們營銷、張羅。中國寫作的人多,但寫作交易市場並不成熟,報紙雜志到處都是,誰出的稿酬多,作者通常不知道。寫作過程中找買傢,找合適的買傢,這是耗時耗力的工作,影響瞭寫作。比如本文,我都不知道可以發在哪裡,往往隨手丟在自己博客上。希望寫作的買方賣方市場盡快建立起來,也希望出現一些代理機構,也能給普通作者服務。
下面是25位名傢寫作心得,以此可以讓我們的文字從優秀走向精致
在1954年的一次采訪中,George Plimpton(美國著名演員/編劇)問海明威:“要成為一個有抱負的作傢,最好的磨練方法是什麼?”海明威說,多出去走走看看,讓自己休息一下。寫得 好其實並不難。精簡你的所見所聞,並保持餘生都需創作的精力才是最重要的。至少要把走馬觀花式的東西作為創作的開始。”
那麼如何才能由內到外地改善寫作思維和能力,而不是一直反復地糾結於表面的文字呢?以下內容是來自幾位知名作傢的25條經驗分享,供大傢參考。這幾位作傢均是對於作品的品質具有一定要求的並且註重寫作的精益求精,所以大部分點子是關於如何尋求突破的經驗之談。
1、On just sitting down and doing it 一坐下就要開始動筆寫
別隻是花很長的時間在打腹稿,在腦子裡寫計劃——去寫吧。隻有靠實實在在地寫,而不是做寫作的白日夢,我們才能培養出我們自己的風格。
——PD James:英國偵探作傢,獲2004年艾倫·坡偵探小說獎,著有《燈塔》等
2、On starting before you’re ready 徹底拋棄“做好心理準備後就寫”這樣的想法吧
逆反心理是這樣的:當我們一直想著“在準備,還在準備”,卻始終不行動,這就是在給我們自己的拖沓行為找借口。當我們舉棋不定的時候,就會出現逆反心理。非要準備非常充分後,才會開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