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06:27
——Steven Pressfield: 暢銷小說傢,著有《巴格·范斯傳奇》、《火之門》、《藝術之戰》
3、On finding your routine 關於找出最合適的寫作時間
找出你一天中的最佳寫作時段去寫作。別讓任何事打擾你。廚房亂不亂根本不管你的事。
——Esther Freud:心理學大師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曾孫女, 曾被格蘭特雜志選為英國最佳青年小說傢之一
4、On unplugging 清楚一切可能性的障礙
比如,在一個斷網的電腦上工作。
——Zadie Smith:英國女作傢,著有小說《論美》
5、On finding a subject 選一個主題
想一個你也關心,其他人也會關心的話題來寫。要記住,不論你用多麼發自肺腑的表達情感,對於讀者來說,除非是他們真正關心的主題,不然怎麼都不會太 關心,而隻有主題才是讀者最真切的關註點。所以,關註你的主題,而不是想辦法去顯擺自己的文字,玩文字遊戲。(我也不是在逼你們寫什麼小說,如果你們真的 對某個話題感興趣,你可以寫出你的想法,我不會幹涉)比如,你傢門前有個大洞,你寫給市長的投訴信就需要真誠,再比如,你向鄰居傢女孩寫情書,也要真誠才 行。
——Kurt Vonnegut:庫爾特·馮內古特,被譽為美國黑色幽默文學的代表人物,與馬克·吐溫並稱
6、On keeping your thoughts organized 整理你的思緒
把你平時的筆記、素材好好整理出一個有條理的主題;然後要繼續更新補充(如果你是摘抄好的素材,就必須從中學到什麼,不能一味抄,要讓自己有長 進);要相信自己:即使別人的話題再好,被人用過的,就不要再寫瞭。你在寫作的時候,不免會有人提供一些好的解決問題的點子。這時,隻要能幫到你解決問 題,都需要去試試,除非以下情況:1)已經知曉並且自己已經在用的;2)沒有實際效果,時間也不允許的。
——Maryn McKenna:《環球科學》專欄作傢
7、On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an outline 寫作提綱的重要性
擬定提綱,作為寫作的線索。當然,可以在中途重新調整大綱,但是千萬不要先動筆,再考慮結構問題:結構是需要先想好的。當你不能預計何時才能完成整部作品時,大綱就會幫你多寫出1000字來。
——Bill Wasik:Harper’s雜志編輯
8、On getting through that first draft 把最初的idea迅速消化並寫出來
寫完瞭初稿之後,把心思都用在接下來的行文結構方面,絕對不要不斷地回頭去反復糾結idea和初稿。確實,當我在寫《林肯的憂鬱》初稿最後一頁時, 才有瞭一個大致的框架。但是之前我卻浪費瞭很多年,寫到初稿的1/3,1/2時,我都糾結過一次。寫不好,再重新寫。有經驗的作傢告誡我們:要有勇氣寫 砸。
——Joshua Wolf Shenk:美國作傢,著有《真實的林肯》
9、On being disciplined 寫作的規范(保持自律)
把寫作當做一個工作,嚴格按照工作規范去做。許多作傢都對此有點強迫癥。Graham Greene(格雷厄姆·格林,著有《我自己的世界》,《戀情的終結》,《人性的因素》,《佈賴頓硬糖》,《第三者》等)以每天寫500字而著稱。 Jean Plaidy(以多個筆名創作瞭很多作品)能做到在午餐前寫5000字,然後花下午的時間來寫回信給讀者。
我的底線是每天1000字——有時很容易做到,而有時,老實說,就像便秘似的,但我仍會坐在工作臺前直到完成,因為我知道這樣做的話我是在一步步地 推進我的書。那1000字可能十分垃圾——它們經常如此。不過接著,在以後某天再回到這些垃圾詞句時,將他們潤色修飾變好要容易得多。
——Sarah Waters:著有《荊棘之城》,《半身》,《輕舔絲絨》,《守夜》等
10、On being willing to write badly 敢於寫砸,並沒什麼大不瞭的
寫不好很正常,沒什麼大不瞭的。很多人都害怕寫砸,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在作怪:這麼差的文章是我寫出來的。千萬別這麼想,要想會寫好的。對我來說,萬事開頭難。要有自信,而且不要給自己太大的負擔,因為你不能保證一直寫出好東西。
寫作的人會習慣接受成功的作品,我覺得這點是很多作傢擔心寫砸這一心理障礙的成因。比如:發現沒寫好時,就應該抱著能寫怎樣就先寫怎樣的心態。當我 在寫《保持》(原名《The Keep》)時,我就寫的很糟糕。我工作日記上把這個初稿描述成糟糕的短片小說。我當時想:太令人失望瞭。
——Jennifer Egan:美國作傢,著有2011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惡棍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