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92)奉善而行,諸惡莫為。

2016-12-20 11:02:01

心理:

    心理學傢巴甫洛夫表示,儀式感的本質是心理暗示,就是通過一件事,給自己一個回車鍵。每個人,都是有尊嚴感的。獲得尊嚴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自我的努力,通過對生活現狀的改變,贏取他人的尊重。另一種是,通過思維曲解,惡意降低他人的付出,以維系自我虛弱的自尊。有沒有靜下心來仔細思考自己內心最恐懼的到底是什麼呢?是害怕沒有一份好的工作、失去美好的愛情,還是怕失去自己的財富呢?其實當你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的恐懼的時候,你會驚訝的發現:人最大的恐懼就是來自於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感!人是難以避免情緒化的,每個人的智力,其實相差無幾,起碼的是非對錯還是明白的。但,當我們陷入到情緒化中時,對抗之心,抬杠之舉,就會讓我們做出與自己認知相反的事情來。所以,不要憎恨,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力。有些人的認知,是寬和的。而有些人思維認知異常狹窄。思維狹窄的人,容不下認知寬和的人,這種不認可,就構成瞭心理學上的反社會人格。人格如果徹底被扭曲,是非也完全被顛倒,甚至不惜搭上性命為代價,隻為摧毀美麗、善良與愛。那因為被扭曲的心,無法接受一個陽光的世界。人性這個東西,是萬萬不可以測試的。測試出來的人性,不是人性。——隻是對你無端測試的,憤怒反彈。人性不可以亂測試,不是說人性抵抗不瞭誘惑,而是測試的本身,意味著對當事人的最大污辱。人腦是劇本式思維而非量化思維,於是我們會恐懼飛機墜毀,而對肥胖帶來的糖尿病痛風等潛在風險報以輕視的態度。 同樣,我們不會對一項投資的失敗感到同情,但卻容易對被清出局的創業者予以極大的情感支援。——《清醒思考的藝術》人的一生其實是在路上。那終極目標指向何方,其實與一個人自己決定一生到底要什麼密切相關。人生為自己設定的物質性目標不外是金錢、權勢、名位而已,這些目標不管多麼遙不可及,到底是有限的。對有限目標之追求最終難逃凱撒之悲——凱撒在登上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以後,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這一切原來是如此空虛與無聊——說到底,人的尊嚴在於人的創造性,在於人能夠“精神地生活”,在於人的心靈所享有的那種無邊無垠的自由。人類對有些事情,比如性、八卦,比對國際爭端等嚴肅話題的興趣更大。這和人的原始欲望有關系,它們會讓人產生興奮感,產生多種引發愉悅體驗的神經化學激素。這種看“熱鬧”不僅帶來心理滿足,也帶來生理滿足。——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典型的心理防禦機制就包括酸葡萄心理。人們通常會說,你看那些名人和成功人士,他們其實活得沒那麼好,隻是看上去好而已,誰還沒有煩心事,等等,聊以自慰。因為人是需要自我平衡的,我們需要把自己想得很好、受人尊重,而實現這一心理需求就需要借助社會比較、社會關系來滿足自我認識。我們之所以關註別人,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關註自己,通過別人的樣子,能更好地瞭解和安慰自己。

教育:

    龔自珍在《病梅館記》裡形容病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很多人,都是被這樣修剪的,以愛的名義,希望我們進入千篇一律的命運。“喜歡的樣子”是個容器,盛納著一切我們所喜歡的。無形之物如性格、志趣、習慣、行為模式,有形之物如花草樹木書藉器具。很多時候,麻煩在於: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如果真正喜歡,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有什麼不好?其實需要的是得逼自己一把。作為父母,當孩子提出自己並不過分的願望時,自己無法滿足,卻一邊教育孩子要體諒自己工作辛苦,一邊繼續渾渾噩噩沒有想過去努力改善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去滿足孩子的願望,這其實特別可笑。這種行為在教育學上,是推卸責任的行為,把本應當自己承擔的責任推給瞭孩子。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懂事不是恐懼,不是懦弱,不是在侵凌面前,退縮並啜泣。懂事不是對孩子天性的壓抑,更不是讓孩子的退讓,滿足成年人的面子。懂事意味著孩子能夠正確解讀人際規則,不自卑,不狂妄,遇事時能夠明晰、簡捷的表達出自我願望。能夠學會與小夥伴的談判,與成年人的常態交流。父母要瞭解孩子的心理,要知道孩子的認知世界很小,對父母的依賴極重,父母眼裡微乎其微的小事,有可能關系到孩子一生的心智成長。要告訴孩子,身體孱弱,未必一定會受欺凌。但精神孱弱者,哪怕是個成年人,逢事縮頭縮腦,見人擔驚受怕,在社會上都逃不過被欺凌。知乎有個問題:在美國,遇到老奶奶倒在地上,要不要扶?標準回答是:美國的老奶奶,都是自己走路自己開車,風風火火,根本不會趴在地上讓你扶。父母務須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足夠的心理強大,萬不可給孩子灌輸錯誤的等級觀念,賦予尊嚴感與責任意識,能夠讓孩子心智如期的成熟,避免呈現出弱勢心理或表現,引發欺凌現象。所有的孩子終將長大,所有的事情,都隻是人生的一個過程。要清楚遊戲規則與法律的界限,讓規則歸於規則,法律歸於法律,隻有你思維明晰,認知清醒,才能夠適應這個復雜的世界。孩子的成長,是個漫長的實踐課題。不優秀的父母,放任不管或是管制太嚴,都有可能毀瞭孩子。而優秀的父母,最多隻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最後長成什麼樣,還得靠孩子自己。優秀父母會給孩子一個持續的、堅韌的人生信念,讓他們於挫折與艱澀之中,能夠義無反顧的走下去。保持一項愛好,讓它在時間的深度和長度中慢慢生長,可能會得到始料未及的成就。你現在還小,不懂,但是這個很重要,非常重要。你想,等你到瞭我這個歲數,你沒準也會問自己,從小到大,這輩子,有沒有遇見過那樣一個姑娘,那臉蛋兒,那身段兒,那股勁兒,讓你一定要硬,一定要上?之後,哪怕小二被人剁瞭,鏇成片兒,哪怕進局子,哪怕蹲號子。這樣的姑娘,才是你的絕代尤物。這街面上,一千個人裡隻有一個人會問這個問題,一千個問這個問題的人隻有一個有肯定的答案,一千個有肯定答案的人隻有一個最後幹成瞭。這一個最後幹成瞭的人,幹完之後忽然覺得真他媽的沒勁兒。但是你一定要努力去找,去幹,這就是志氣,就是理想,這就是牛逼。——Machael
 1 2 3 4